分类列表
摘 要:党的提出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发展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又好又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同周边地区相比,忻州面临发展起点低、发展质量差、发展速度慢的现实情况,年忻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想实现更好更快的跨越式发展,只有进行改革创新,创新是忻州实现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党的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发展实践、发展经验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现阶段发展的科学论断。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也就是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又好又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忻州市版图面积占到全省1/6,人口占到全省1/10,而经济总量只占到全省3%,财政收入更是排在全省后面。同周边地区相比,忻州面临发展起点低,发展质量差,发展速度慢的现实情况。2008年忻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立足忻州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市情,顺应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和要求,提出了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那么怎么样才可以使忻州后来居上,拥有“高质量”、“加速度”、“跨越式”,赶超别的地方的发展呢?只有进行改革创新,创新是忻州实现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实现GDP49.84亿元,同比下降9.6%,这是自1986年以来,全市GDP增速首次出现季度负增长。一季度,全市出口总额2720万美元,下降幅度达11.8%,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67.5个百分点。四月份,忻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35万美元,同比下降39.36%,降幅比上月扩大25.17个百分点。
全市GDP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忻州经济的发展支柱产业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尤其是煤、电、铝、铁、焦、法兰、化工等资源依赖型工矿产业。在2007年和2008年煤、电、铝、铁四大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分别占到当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1.5%和80.3%。今年一度以来,煤、电、铝、铁、焦、法兰、化工等行业的景气程度,直接决定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快慢,当然也就直接影响到全市经济发展速度。从这些工矿企业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正真看到,它们在发展方式上还处于粗放型:高投入、高耗能、高环境代价、低效益、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弱,产业主要以开采和粗加工矿产品为主,产业链不长,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科学技术创新含量较低,缺乏精细加工和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品牌产品。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一个城市只有单一的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只有一个主流产品,一个主流产品支撑着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城市的发展格局。总的来看,这样的行业,其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尤其是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一旦遇到危机,其产品甚至整个产业以及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牵一发而动全局。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正是这样。从去年8月份开始,由金融海啸造成国际国内能源原材料需求下降,煤炭、铁矿石等工业品价格大幅度下滑,企业出现库存大、销售小的堪忧局面,迫于压力,企业不得不以减产甚至停产以应对困难。企业减产停产,城市经济增长下滑,财政收入大幅回落,下岗失业人数激增,社会负担加重,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便会陷入困境。
金融危机还暴露出制约我市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包括第一产业薄弱,第二产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支柱产业类型单一;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能耗较大;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突出的问题;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协调,民生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等等。
传统的粗放型、单一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发展之路越走越窄,距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远。依靠改革创新,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提高发展质量。不断的创新能使我们的发展具有不断的活力,活力更会激发发展潜能,依托创新,我们的发展便会摆脱亦步亦趋追随别人式的发展,而成为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式发展。
金融危机更加凸显创新的重要性。近代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不能离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加快调整产业体系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最核心、最重要的手段。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各类企业的发展状况也已经证明,越是注重自主创新、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就越小,反之,抵御危机的能力就弱。从我市的情况去看,经济发展中科技、管理、制度创新对GDP的贡献率较低,创新的观念不强,产学研的企业创新机制没形成,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也不大,企业没有竞争力,危机一旦来袭便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这次金融危机调整产业体系和发展方式,使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跨越式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核心要求在于创新。我市制定的发展的策略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的策略。跨越式发展,其首要之义在于发展,关键环节在于跨越,核心要求在于创新。我们大家都知道实现经济的迅速增加,工业化是基础和重点。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关键是要抓两条:一是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产业体系的升级。这两条,无一不与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高紧密关联。另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更要依赖于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不断提升。
创新简单地说,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种手段。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提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一项科学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包含制度、技术、环境等方面。
旧有的体制机制慢慢的变成了制约我市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忻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形成自主创新机制的制度,从政策扶植、法规制定、经费投入以及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对那些能够突出创新实践的活动予以鼓励。2009年忻州在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提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起的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政策上对我市传统的煤、电、铝、铁、焦、法兰、化工7大产业进行重组,关停了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改变了“多、小、散、乱”的状况,使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并增加科技含量,促其做大做强。另外,在政策上还扶植和鼓励一批新兴起的产业,例如,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以及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企业,像忻府区红鑫淀粉、定襄山田园食品、五寨绿野牧业、岢岚山地阳光食品、代县全向辣椒、偏关益生元菊芋、河曲振钢蓖麻油脂等企业。总之,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等制度的创新激发了创新主体的活力,使得人、财、物等资源实现了更有效的配置,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新的技术和发明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小劳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产业的升级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企业将拥有核心技术,从而拥有核心竞争力,即使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也会立于不败之地。在技术创新中,产学研机制的建立特别的重要,凡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能保持较快平稳发展的都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捷径,要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和测试能力的优势,实现技术创新并将成果迅速产业化,使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忻州的工矿企业中技术创新的现状堪忧,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切实建立了产学研的发展之路,例如,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来分别与中北大学、太原煤科院、德国SEW、布朗公司、蒂勒公司进行项目合作,都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与秦安科大金纳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数控等离子熔覆强化技术转让,应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中板,提高了中板耐磨性和整机寿命,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在金融危机中这个企业成功地抵御危机和市场波动。而忻州市其他依靠资源和生产初级产品的企业,在全球经济危机来临时首当其冲,主要是因为企业创新意识和产学研合作意识缺乏,生产经营粗放,技术落后,产业化水平低下,企业缺乏发展后劲。所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是忻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支撑。
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于其背后的文化氛围,创新的文化孕育创新的事业,创新的事业激励创新的文化。忻州拥有较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是创新的文化氛围还不强烈,我们应该用政策的激励、舆论的引导以及教育的培养,在整个城市形成崇尚创新的精神追求,形成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情况,只有这样,我们的跨越式发展的策略才能不断推进。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忻州在发展起点低、发展质量差的基本情况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依靠创新,把观念创新同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文化环境创新等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性运行的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和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