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蜀山区“最美科技工作人员”评选活动网络投票正式开启!
近年来,蜀山区深入实施“全域科创”战略,切实发挥高品质人才引领带动作用,正阔步迈向科创强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人员争当奋斗者、创新者、奉献者,汇聚创新引领发展的磅礴力量,积极投身蜀山“首创之区”建设,蜀山区于5月上旬启动了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人员”评选活动。
前期经过相关单位推荐、初审汇总,共评选出26人作为2022年度蜀山区“最美科技工作人员”候选人。26名候选人均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推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科学技术事业,为蜀山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做出突出贡献。根据评选方案,此次活动将结合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评选出10位“最美科技工作人员”。评选结束后将进入评审公示及宣传展示阶段。
灼灼璞玉,静世芳华。从互联网、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移动通信,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如此紧密地与科技联系在一起。今天,“科技工作人员”这个名词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朱梅,女,1977年5月出生,汉族,党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现为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朱梅教书育人,主持省级质量工程、省级新农科教研项目,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朱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2012年、2014年、2016年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7年其科研成果获得淮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持安徽省重点研究开发计划项目,获得安徽省第九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称号。发表SCI(EI)等科研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20余件,出版专著两部。
沈成银,男,1983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庐江,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健康所医学物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质谱团队负责人,安徽省光学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会理事,合肥分会秘书长。201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工作十七年间,沈成银与团队师生齐心协力,传承和发展中国质谱技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仪器研制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级项目持续支持下,建成我国第一套质子转移反应质谱装置,发明双极性质谱、喷雾进样质谱以及车载走航质谱等新技术和系列创新仪器,研制的质谱仪已实现自主转化。
张伟东,男,1982年9月出生,汉族,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运行与自动控制专业。现任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工业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从事开关电源研发和相关工作16年,先后担任技术部、工程部、产品线、事业部经理。
张伟东主要承担产品研究开发、技术规划、产品规划、技术部管理、产品线管理、事业部管理等工作。从业以来,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级科技成果认定,实用新型专利1项(第一序列),电子类发明专利1项(第一序列),公司优秀经理人,中电博微电子科技集团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和奖项。
刘恩红,女,1978年5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现为安徽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2022年,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刘恩红主动请战,前往一线,驻点隔离点,进行核酸检验测试信息采集,每天密切监测隔离人员的健康情况。4月初,蜀山区陆续启动了多处集中隔离点,刘恩红第一时间报名前往隔离点,为近百名集中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指导用药,并做好心理疏导。
刘嘉,女,1977年11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合肥,毕业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专业,现任琥珀小学信息中心主任、办公室主任,蜀山区创客教育与STEAM 研究中心成员。
2017年至2019年期间,刘嘉在合肥市南岗小学支教,组建教师团队、丰富课程架构、建立数据库,后任该校副校长。2019年后回到琥珀小学任教。
从教二十五年来,获评“安徽省学科骨干教师”“合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蜀山区优秀教师”“蜀山区师德标兵”“蜀山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等多项荣誉称号;担任全球“未来之城”中国赛区区域评审师、安徽省信息技术教辅书《小学信息技术易用表(第二版)》编委。
刘振飞,男,1987年11月出生,汉族,党员,国际焊接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现任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焊接工程师。
刘振飞在新材料以及异种材料的特种焊接技术及焊接结构、焊接数值模拟及仿真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特别在电子束焊接技术领域成果突出,解决了多项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的焊接技术难题,形成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目前,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在2019年度华东六省一市焊接技术交流会中的论文获得特等奖。
王懋,男,1973年9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泗洪,党员,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安徽砺剑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蜀山区人大代表,入选合肥市“庐州英才”创业人才计划。2017年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自主择业退役,现为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无人系统委员会专委、中国化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消防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安全应急分会委员、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石油石化安全与应急工作委员会委员。
工作期间多次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反恐维稳装备遴选、特殊地区的装备需求调研、反恐装备的特殊地区试验等活动。王懋研究成果获得7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获得国家重点专项1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3项。
刘光,男,1985年8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阜阳,农工党员。200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12年来始终致力于知识产权行业。现任合肥智慧龙图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目前,龙图腾公司总部设在合肥,北京、深圳设有分部,拥有超1万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及近500人的专业方面技术团队。2021年,公司总收入超亿元。在刘光的领导下,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荣誉。企业申请多项发明,获得百项软件著作权。其中,由刘光主导设计的“带有图形界面的手机(专利管理)”荣获2019年安徽省外观专利优秀奖。其个人被评为2019年合肥市“庐州英才—创业人才”,于2021年当选蜀山区人大代表。
柯宅邦,男,1981年11月出生,汉族,党员,籍贯安徽歙县,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现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宅邦拥有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一级消防工程师、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等多项执业资质,兼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肥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为项目负责人,柯宅邦主持完成了安庆市体育中心、蚌埠荣盛锦绣花园、庐江钒资源综合利用拆迁安置点等近2000个工程的地基基础检验测试及鉴定工作,经营事物的规模遍及安徽各地,擅长处理桩基础检验测试及质量上的问题处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了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7篇;出版著作2部,编制标准2部;授权专利47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登记3件。主持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4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华夏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施工公司管理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建华工程奖二等奖2项、建华工程奖三等奖1项。
吴康宁,男,1983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青阳,党员,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任安徽省经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
吴康宁主持制定《公司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管理及成果奖励办法》《公司工法管理办法》《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科技管理类规章制度。主持或参与《复合植入预制管桩实施工程技术研究》《装配化桩板式道路成套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等多项重点科技创新课题研究。
近年来,吴康宁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表科技学术论文18篇,其中,论文《高速公路桩板式无土路基复合植入桩施工技术》被收录在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专题分论坛—长江公路大桥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吴康宁入选为安徽省属企业第四批“538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多次被授予“优秀工程师”“优秀项目经理”“最美青工”“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员”“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程舒,女,1989年2月出生,汉族,籍贯辽宁沈阳,党员,在安徽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取得硕士学位,现在合肥市图书馆学会担任助理社工师。程舒在工作期间,协助学会成立党建工作小组,制定《合肥市图书馆学会会员管理办法》,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图书馆行业阅读推广活动。
自2014年以来,完成多项科普及阅读推广活动,包括文化系列讲座、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建立品牌系列活动十余个;学会发展个人会员290人,单位会员40家。至今,学会组织科普及阅读推广活动超过800场次,线年,学会先后获得安徽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2018年度十佳阅读推广机构”荣誉称号和社会组织估评5A成绩。
刘春娇,女,1988年2月出生,汉族,党员,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2012年,刘春娇毕业后进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试验室工作,10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石油化工领域乙烯裂解和制氢转化炉炉管安全服役保障,发表论文20篇(SCI/EI收录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专利9项。参与编制行业标准1项(NB/T 10618-2021),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优秀专利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专利优秀奖1项,获2021年度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2015—2016年度省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付玲玲,女,1968年4月出生,汉族,籍贯四川,党员,眼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华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同济医科大学在职博士,在北京大学EMBA院长培训班学习1年。现任合肥沃瑞眼科医院院长。
付玲玲深耕专业,带领医院专业团队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家民营眼科医疗的十三五重点特色专科,撰写了SCI及国家级核心论文近20篇。付玲玲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疫情防控期间,捐助1000箱生活物资和20箱医用防护物资。
张美华,女,1988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常州。2010年毕业于师范院校,始终致力于教育事业。曾先后在南京市宁海中学、安徽省宣城中学任教,现任合肥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望岳校区信息技术教师。
2019年,荣获“合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和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在学术上,张美华在《中小学教育》发表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在《安徽教育科研》发表论文《浅析分层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此外,多次担任合肥市和蜀山区的机器人大赛裁判,加入刘涛科学与艺术科技辅导员工作室,成为安徽省机器人学会委员。
王福周,男,1988年5月出生,汉族,籍贯山东济宁,党员。现为安徽大学聚烯烃工业研发团队组长,安大—埃克森美孚石油催化剂联合研发中心负责人,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17年获得日本广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获得广岛大学优秀留学生奖。
自2017年4月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杰青陈昶乐教授组担任科研助理1年。2018年5月至今,在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工作。王福周致力于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工业研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高性能烯烃聚合催化剂、烯烃配位聚合以及聚烯烃材料应用研究等。2020年,建立了《安大—埃克森美孚石油催化剂联合研发中心》,2021年,筹建了《先进光伏稳定性测试与组件封装研究平台》。
王福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承担国家、地方及企业产学研项目7项,科研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带领团队成功制备千克级替代型光伏封装材料-POE。承担《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近代高分子合成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分别于2019年、2020年、2021年获得安徽大学优秀教师荣誉。
牛中明,男,1985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山东莒县,党员,北京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现为安徽大学教授、博导,安徽省核学会理事,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核心成员,长期从事原子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方向的研究。获评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优秀人才计划、师德先进个人、三全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员等。
担任《计算物理》《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授课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或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教研论文7篇。担任研究生物理学专业《原子核物理》和《计算物理》的课程教学,2021年获批安徽大学《计算物理》研究生精品课程1项,参编《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以及原子核物理国际评论系列丛书《Relativistic Density Functional for Nuclear Structure》。
方明,男,1989年9月出生,汉族,党员,硕士,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现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磁体科学与技术部,从事去离子水冷却系统和氦低温系统相关运行及科研工作。
方明潜心科普工作,2019年获得“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称号。先后十余次进入中小学和大学的课堂为学生们做科普报告;多次担任中科院及其它院校科普讲解大赛评委,录制科学公开课,参加科技周、公众科学日直播活动。
2020年应邀参加《青少年云上科学营活动》节目录制;2021年,应邀参加安徽省直团工委、省直妇工委、省直工会共同开展的“百年党史·大家说”微视频录播活动;2021年在合肥研究院百项科技成果展中担任志愿讲解员;2022年4月,为“合肥托特科学”举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地球小卫士”做线上直播科普活动。
蒋卫斌,男,1979年6月出生,汉族,党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凝聚态物理专业,现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部,从事高阻尼材料研发。
蒋卫斌主要从事金属单晶生长研究,通过籽晶取向和坩埚设计,开展了含有不同角度晶界的纯金属双晶的晶体生长研究,得到了系列含有不同界面结构的大块金属双晶体,并开展了“晶界结构类型对晶界动力学弛豫过程的影响”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理解晶界内耗的微观机制,揭示晶界宏观动力学性能与微观晶界结构的关系。蒋卫斌实现了从实验室级别的小批次合金熔炼制备处理和性能测试分析到工厂百公斤级批量化熔炼锻造处理工艺定型的工程化跨越。
罗宇涵,女,汉族,1986年2月出生,党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现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工作,参与科普工作12年。
罗宇涵作为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负责人和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骨干,负责并组织多项极地大气痕量气体监测任务,为全球环境变化的模型预测提供依据。
圆满完成十余次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任务(其中执行现场任务三次),负责南极中山站、长城站和北极黄河站地区大气成分演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首次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差分吸收光谱仪、差分激光雷达等环境光学探测装备在南北极建立了大气立体观测站,并对我国高分卫星遥感观测结果进行校验,为探索极地气候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十多年的连续观测,获得了有价值的观测数据,为我国在极地建设长期运行的大气遥感观测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关成果在一些国际期刊发表。
郑金星,男,1987年2月出生,汉族,党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装置主机工程研究室主任。
郑金星提出了Saddle杂散场补偿方法,建立了超导多尺度交流损耗计算模型,解决了CFETR超导磁体系统工程设计和ITER极向场磁体研制难题,成果获得了2021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针对高于3.4倍国际热核聚变装置ITER储能的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超大型磁体系统极端服役环境(等离子体电流>10MA、磁场>14T),建立超导多尺度交流损耗计算模型,成果获得2021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空间电推进领域,郑金星首次发明了高梯度场下多维度羽流超导磁位型调控技术,2019年攻关成功世界首个150kW高比冲等离子体空间推进器超导磁体系统。建立误差场对质子引导精度影响的修正数学模型,成果获得第22届中国专利奖银奖、2020年安徽省专利奖金奖、第16届首尔国际发明展(SIIF2020)和第48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VENTIONS GENEVA)银奖。
郑金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高技术领域等项目10余项。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人才计划、2021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35 岁以下科学技术创新35 人”(MIT TR35 Global 2021)等,2022年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World Economic Forum Young Global Leaders)。
董捷,男,1986年10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合肥,党员,于2012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USC),获计算机硕士学位。曾在美国硅谷SAP公司任职计算机工程师岗位,从事于SAP商业智能云系统的开发和HANA云数据库的研发工作。现任合肥影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3年,董捷转入Microsoft公司,从事Bing搜索引擎的相关开发工作,获得微软Live Site Excellence Award奖。2016年,回国创办影领科技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影像领域,开发了医学影像智慧云影系统平台,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远程诊断云系统,数字化胶片云存储系统等。公司先后获得北极光创投和火山石资本累计数亿元融资。2021年,董捷联合创办“超声到家”品牌,成为国内第一家能提供上门超声筛查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潘李伟,男,1984年8月出生,汉族,党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现为中电博微(安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潘李伟曾承担多个地方平安城市方案设计以及反恐、消防等公共安全领域基础平台的设计开发。先后担任平安合肥、平安池州项目设计总师等。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曾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深圳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副总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培育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课题1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2项,重点咨询专项1项。
郑晓磊,男,1987年9月出生,汉族,博士,副研究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工程热物理专业学士学位、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安徽中科超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郑晓磊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探讨研究所、安徽中科超安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自主化核科技软件的研发工作,后成为团队研发骨干,参与研发的“凤麟云”系列智能核科技软件,已在90多个国家、40多个大型核工程建设项目获得规模化应用。
,男,1980年3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霍邱。现任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
在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工作期间,组建了研发中心团队。带领开发团队成功研发了臭氧激光雷达、多波长拉曼激光雷达、微脉冲激光雷达、水藻在线分析仪、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等多款监测仪器。申请了几十项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为大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温室气体监测、工业园区监测等领域开发了十几套解决方案。
夏百荣,女,1978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妇瘤科主任。
夏百荣长期从事妇科医疗科学研究及临床工作,对各种妇科疾病,尤其是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擅长妇科肿瘤的诊治和各种妇科手术,尤其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卵巢癌的 Ro手术方面多有建树。
曹会彬,男,1980年2月出生,汉族,博士,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感知技术中心副主任,智能感知中心仿生智能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是合肥市高层次人才。
曹会彬主要是做多维力传感器技术、基于力感知的机器人控制以及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科技部ITER重大专项、中科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及企业委托等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文章20余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5分钟打卡下班:库里17+10+9轻松畅快 差1板三双科尔就是不让上
急急急!这个传染病又来了!近期,48名学生中招!千万当心孩子身上这些症状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小米15系列、澎湃OS2及SU7Ultra量产版发布会定档10月29日